我一直以为动物、植物和人一样具有灵性

w 2023-05-09 12:05:42

我一直以为动物、植物和人一样具有灵性。

 

少年时我曾看过一部印度拍的《奴里》的电影片子,片子的主题大意是美丽的奴里豢养了一条忠实的狗儿,有一天奴里被财主玷污后投河自尽,后来狗儿和奴里的男朋友约索非一道把财主消灭在奴里自尽的河里,为奴里报了仇。故事不仅仅是奴里和约瑟夫的爱情感人至深,狗儿的忠诚也着实让人感动。现实中,我们也会遇到狗儿重感情的类似的故事。比如我们小时候家中曾经豢养的那只被我们唤做“四眼”的狗。

 

母亲对狗独有情钟,她一直认为狗曾对她的家族有过救命之恩,小时候她不许我们打任何一条狗,哪怕是街上乱跑的流浪狗。领回“四眼”时,它还是一个未曾满月的狗仔,刚到家的一段时间里小狗晚上想妈妈,在梦里吱吱地叫个不停,于是母亲便把家里的大笸箩塞上破棉花、破布子之类的东西让狗儿当窝,并把它放到我们和外婆的屋子里做伴,孩子们此起彼伏的鼾声让小家伙安静了许多。

 

每当吃饭时,小狗就在我们的脚脖子间摇着尾巴穿梭着,两个小眼睛往往讨好地看着我们家中的每一位,小狗常常分享母亲的饭居多,母亲在家中看见“四眼”窜过来时也会弯下腰摸摸小狗的头,小狗对母亲的爱便是常常蹲在我家大门口等着收工的母亲回家成了一道风景,母亲的身子一出现,小狗就会摇着尾巴直线向母亲窜过去,跑前跑后跟在母亲身旁。

 

后来,小镇不知什么原因政府执意用枪消灭狗,我家“四眼”在被带走时,突然两条前腿搭在母亲的肩上,用舌头舔食着母亲的脸,末了狗儿流下了眼泪,这是我第一次真实地看见狗儿掉眼泪,现在想起那情景我的心还酸酸的。更让我内疚的是儿子养得那只纯种的白色哈巴狗,因当时从平房搬到楼房里,一时无法安顿它,我于是就把它背着儿子送给了一个朋友,哪知狗儿有灵性居然绝食而死,狗儿因我们遗弃而伤心离去,我也曾枉负一个狗儿的灵性。

 

前不久和一个同学唠嗑,说起灵性的话题,她告诉我在她娘家院子里的两棵杏树的故事。她家的那两棵杏树年龄和她同岁,是她母亲亲自从她们老家唐山带来的,在她母亲的精心培植下长成两颗茂盛的大树,每年杏树都会结出许多鸡蛋大小的黄里透红的杏子来,酸甜酸甜的,她说这件事的时候,诱惑得我嘴里的唾液阵阵涌了出来。可惜自从她母亲因子宫癌下世后这两颗杏树一年比一年萎靡不振,逐渐凋零,以至于今年春天光秃秃的只剩下枝杈了,不再发芽,死了,想必它们又在天堂去陪伴那位慈爱的母亲去了。

 

我是土生土长的河南人,生在***刚开始的年代,是听着《无产阶级***就是好》和《大海航行靠舵手》的歌声长大的,也是听着《红灯记》《沙家浜》和《智取威虎山》等难忘的样板戏的旋律长大的。再大一些,就常常不自主地听到豫剧大师常香玉的精美唱段。那时,还不知道豫剧、曲剧、越调是河南的精粹。听多了自己也会唱一些,尤其那豫剧《花木兰》中“谁说女子不如男”那段,小时已是耳熟能详。

 

那时,无忧无虑的我想唱就唱,随后又听常香玉的《拷红》中“想当初孙飞虎围困寺院”那段,也忘不了她铿锵有力的“大快人心事,粉碎四人帮”唱段……那时,还不知道她是那么的受人们的爱戴,因为她是那么的无私,对人生、对一切都是那么的淡然。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无私奉献着自己的爱心。她才无愧于“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这一称号。

 

后来豫剧《朝阳沟》,又让我心动不已,栓宝的那段“我坚决在农村干他一百年”,又让我记忆犹新。还有《小二黑结婚》中那段“清凌凌的水来蓝莹莹的天”我也熟记在心。还有“洛阳牡丹”美誉的马金凤老师的《穆桂英挂帅》,记得一九九五年元旦之际,正赶上鄢陵花都商贸城开业庆典,马金凤老师被邀请去助兴演出,那是我第一次站在台下看她演出。那时的场景,也可用人山人海来形容。

 

再长大些,听的就是曲剧大师海连池的《卷席筒》了。那时,村里有了台电视。每次有这节目时观者甚众。剧中感人的情节,动人的场面,耐人回味的曲调,无不叫人恋恋不舍,逐渐的自己也会哼唱一些,如“小苍娃我离了登封小县”,至今难忘。去年我们菅庄社区奠基仪式开始之际,市里又专门邀请海连池曲剧团来此助兴演出。我呢,那时忙着地里的秋作物。而无暇去看看海老师的亲临演出。说到曲剧就不能不说说又一位曲剧大师张新芳老师,那着名的唱段《陈三两》,《秦香莲》,还有曲剧大师马琪的《寇准背靴》。随后,又听了不少豫剧名家如虎美玲、阎立品、崔兰田、谷秀荣等的精彩唱段。

 

二零零四年冬,在洛阳打工时,晚饭后的好去处要数西工游园里的戏曲茶社,去看戏的多是在那儿打工的民工,在那儿没少饱耳福。难忘的是忘了名字的名家唱的《包公辞朝》,虽然以前也听过,但那是听收音机。而那次却是连看带听。

 

记忆中还有一位豫剧大师就是我市豫剧团团长任洪恩老师了,小时听得最多的是他《人欢马叫》中的唱段“马二牛学剃头”那一段儿,只是至今还不是多会唱,随后他在《倒霉大叔的婚事》中的唱段也让我难忘,再后来就是《我爱我爹》中的段子。另外还熟悉了唐喜成的的《南阳关》《三哭殿》刘忠河的《打金枝》的唱段,更不能忘的是牛得草的《七品芝麻官》的精彩唱腔。欣赏的是七品官不畏权势、为民做主的动人故事,和不去逢迎权势的个性。

 

逐渐地又知道了越调,说起越调,都会想到越调大师申凤梅她的“四千岁你莫要羞愧难当”,“三传令”等唱段。每个越调爱好者都会张口就来。越调名家毛爱莲的唱功,那叫一个绝,吐字清晰,字正腔圆。一段戏她毫不费力的都如行云流水般给唱出来了。她的《火焚绣楼》和《白奶奶醉酒》都是老百姓喜闻乐听的名段。毛老师也是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因为每当需要她的时候,她都毫不犹豫地参加义演,为党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

 

逐渐的也迷上了许昌电视台每周一次的《戏迷乐园》和河南卫视的《梨园春》栏目,欣赏不同戏曲唱段的同时也增长了一些戏曲知识。我们许昌是戏曲之乡,我们许昌的现代戏创作和演出,在全省和乃至全国都与很重要的影响,建国以来,我们许昌最早的现代戏要数上个世纪的名噪一时的由刘锡年、李树修编剧,由国家一级演员任宏恩主演的《人欢马叫》。还有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红遍大江南北的由着名剧作家起飞编剧,任洪恩主演的《倒霉大叔的婚事》。还有由桑一叶、丁海涛编剧、胡西华老师主演的《李豁子离婚》这些都是我们河南的骄傲!

 

我不是戏迷,也不懂戏曲,小时我最不爱看戏。因为害怕演员穿的花里胡哨的戏服,尤其害怕那演白脸奸臣的那副嘴脸。但听戏是不由自主的,是被耳濡目染的。那时,还不知道戏里还饱含那么多人生故事和做人的道理。逐渐地,我也喜欢上了我的这些家乡戏。不知道是否可以这样说:“不知道家乡戏的人,就好像不会说中国话的人一样。”

 

我爱我们河南的家乡戏:曲剧、豫剧、越调。

上一篇
即便是这样,不可爱的我也会将回忆和眷念妥善保存
下一篇
因为我们贪恋了文字的芬芳,才有了今天的相遇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